人建构世界的统一性。首先我们要明确,人是用自我意识去建构世界的统一性。人用自我意识去建构世界的统一性,这一点应该没有疑义。人的意识服务于人的目的,这一点也应该没有疑义。人性不同,生命目的不同,人生观亦不同。客观人性不同,社会目的不同,道术亦不同。其次要明确智性意识与心性意识的分别。智性意识建构自在世界(客观世界)的统一性,心性意识建构人文世界(主观世界)的统一性。主观人性建构的统一性直接达成人生目的。客观人性建构的统一性直接达成社会目的。再次要明确意识与意识内容的区别。意识自身是思维能力,它是脑
人建构世界的统一性。
首先我们要明确,人是用自我意识去建构世界的统一性。人用自我意识去建构世界的统一性,这一点应该没有疑义。人的意识服务于人的目的,这一点也应该没有疑义。人性不同,生命目的不同,人生观亦不同。客观人性不同,社会目的不同,道术亦不同。
其次要明确智性意识与心性意识的分别。智性意识建构自在世界(客观世界)的统一性,心性意识建构人文世界(主观世界)的统一性。主观人性建构的统一性直接达成人生目的。客观人性建构的统一性直接达成社会目的。
再次要明确意识与意识内容的区别。意识自身是思维能力,它是脑的官能,思维什么命题是心的官能。意识内容是思维与思维对象的同一。具体到智性意识,思维对象是人,思维与思维对象就是脑与人的同一,脑是人的思维器官;思维对象是万物,思维与思维对象就是哲学所谓的意识与物质的同一,意识即物质、物质即意识,自然是概念的同一。具体到心性思维,思维对象是人,思维与思维对象就是心与人的同一,心是人的主宰;思维对象是万物,思维与思维对象就是人与万物的同一,意识即人性、人性即意识,万物是人性(理念)的同一。
第四,在全物的高度,思维与思维对象如何统一。自然全物而非物,是人认识世界增设的概念实体,自然理性是思维概念实体而体悟的理念实体。概念实体和理念实体都是人思维的产物。这两个精神实体,道学设为天道或天理,宗教设为人格神。天道或天理就是横渠先生“为天地立心”的那个心。世界是人立命(立性)的同一。
意识从人这里出发,神游世界,再回到人这里。不经过意识神游,自然即自在,经过了意识神游,自然即为在——为人立乎其大者而在。哲学不分概念意识和理念意识,把它们都笼统地称为意识。它把从人这里出发去认识世界的意识叫做自我意识,把神游世界完成概念的同一性或理念的同一性的意识叫做纯粹意识。当然,哲学有好多术语来指谓这个意涵,其实质是一个意思。这里有个区别,认为同一性的概念或理念回到人这里叫主观唯心主义,认为没有回到人这里,而是悬停在了空中叫客观唯心主义。
原创文章,作者:大鹏二鹏要努力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shengjidc.com.cn/news/137173.html